上海市奉贤区实验小学文化建设
日期:2017-11-13 10:46:40作者:实验小学
 

学校概况:

奉贤区实验小学创办于1994年,近年来,学校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,校园建设规划有序,布局合理,设施齐全,环境整洁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办学质量的显著提高,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,现有东西两个校区。两校都拥有环型塑胶跑道、塑胶篮球场和小型体育馆。共有教学班40个,近1700多名学生。

学校拥有一支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、师德高尚的教职工队伍,目前学校有教职工142名,其中高级职称1人,中级职称83人。学校正逐步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,正稳步向着“将学校办成‘方向正,师资优,管理实,设施全,特色明,质量高’的市郊一流城镇小学”这一目标迈进。

学校坚持在传承中求发展,创新中求突破,全体教师用科学务实的态度,自信坚实的步履,勤勉谦慎的耕耘,开拓进取的精神,自加压力,励精图治,用智慧、心血与汗水换来了学校百余项市级、区级集体荣誉的出色业绩,续写着实小不懈追求,永不停息的篇章。学校先后获得: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、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、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、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校、上海市新一轮行为规范示范校、上海市绿色学校、上海市优秀家长学校、上海市卫生工作先进集体、上海市健康促进学校、上海市安全文明学校、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、全国雏鹰大队、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、区办学水平A级学校等诸多荣誉。

学校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:

1994学年度—1996学年度,为学校的初创阶段。这个阶段,我们主要抓建章立制,苦练内功,打好基础。目标是:创特色,把学校办成在区里有影响、信得过的学校。

1997学年度—1999学年度,为学校的成长阶段。这个阶段,我们抓优化课堂教学,拓展课外活动。目标是:求发展,扩影响,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切入口,努力把学校办成现代化、高质量的学校。

2000学年度—2003学年度,为学校的上升阶段。这个阶段,我们主要抓更新教育理念,创新管理模式。目标是:以先进教育思想统领教育活动,不断完善学校素质教育管理体制,以自主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总课题为抓手,强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,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现代思想和自主意识的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的新人。努力把学校办成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学校。

2004学年度—2006学年度,为学校的转型阶段。这个阶段,我们主要抓文化润校、质量立校、特色亮校。目标是:从高层次、高质量的办学要求出发,以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持续发展的突破口,用文化再造学校,在文化浸润中推动教师的发展,促进学生的进步,彰显学校的特色。

现阶段的研究方向

新时代的学校发展从规模数量的发展转为学校文化质量的发展,换句话说,从表面的物质设施、教师与学生人数等方面的发展转向更深层次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。可以说,学校文化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。一所成功的学校,必然有品牌和特色,但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:品牌是需要文化来支撑的,特色是需要文化来滋润的,文化是品牌和特色创建的基础和灵魂。所以我们学校近阶段的研究和实践的方向,就是用学校文化建设来提升学校品质,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,践行办学的个性追求,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。

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。

●办学思想:

以人为本,整体推进,和谐发展。

人本是学校管理的核心。以人为本,就是要关注师生的生命,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和价值,让老师和学生的素质都有提高。

整体推进就是要求学校各部门、各元素相互协调,整体合作,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。

和谐发展的标志,就是让学生愉悦地发展,让教师自主地发展,让学校持续地发展。

●办学目标:

1)理想目标:管理者知人善任,执教者各具风采,求学者充分发展,实验校群星璀璨。

2)具体目标:努力把实验小学办成教学有特点、学生有特长、学校有特色的示范窗口;努力把实验小学办成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研基地。

●实小战略:

观念战略:育人是根本  质量是生命  教学是中心  科研是先导

争先战略:人无我有   人有我优   人优我特   超越自我   追求卓越

人才战略:文化润人   培训育人   实践树人   事业留人

管理战略:科学决策   宽严适度   外柔内刚   公平公正   赏罚分明

●实小形象:

学校形象:绿色校园   健康校园   书香校园   艺术校园   创造校园

教师形象:学高  敬业  智慧  宽容  端庄  (富有爱心的高品位的学者型教师)

学生形象:勤奋  礼仪  尽责  服务  创新   (富有童趣的高质量的个性化学生)

●课堂教学

 倡导新型的课堂文化,形成优质的课堂教学。

1、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生为本,师生平等,民主开放,真诚对话。

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,创造健康向上的教学气氛,启迪智慧,激励创造。要求每位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上好每一堂课,让学生从教师的精神中受到激励、感到兴奋;让学生从教师的眼神、语调动作中感受到教师的关爱、教师的期待。

2、实行课堂教学“五·四”行动策略。

①四个一(一句鼓励的话语;一个信任的眼神;一次理解的点头;一回亲切的抚摸)

②四堂课(教师要上好个人实践课、小组研讨课、大组交流课、全校汇报课)

③四个带进(把微笑带进教室;把情趣带进课堂;把问题带进课堂;把激励带进课堂)

④四个优化(优化教学内容;优化教学环境;优化教学结构和过程;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)

⑤四个充满(让课堂充满问题、充满议论、充满想象、充满书声)

●德育工作:

倡导新型的学生文化,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。

1、要求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做到倡导德育的生本化,贴近学生生活实际,目标让生理解,内容让生接受,载体让生喜欢。倡导德育的活动化,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认识,接受教育,得到锻炼。倡导德育的个性化,不同校、不同年级、不同学生德育的方式方法也应不同。倡导德育的智慧化,反对简单化、搞说教、搞灌输。从而引导学生

2、实行德育工作“三·四”行动策略:

①四个学会(会学习<习惯培养>;会玩耍<童心、意趣、创造>;会助人<爱心服务>;会做事<认真负责>

②四小活动(小蚂蚁俱乐部;小啄木鸟监督岗;小能人评选峰会;小公民自律活动)

③四节活动(快乐的泥巴节;智多星读书节;多彩的艺术节;幸福的六一节)

 

 

 

分享到: